选择语言: 简体中文| English

24小时服务热线

18144803821

行业新闻

6G露出“尖尖角” 挑战与应用在哪里? 发表日期:2024.04.22 阅读次数:2807

按照移动通信每10年一革新,5G进程已经过半,当前全球关注点已转移至6G关键技术及其相关标准的推进。

在4月16日举行的全球6G技术大会上,全球移动通信标准制定组织3GPP透露了6G的最新进展。飞象网记者了解到,Release 21(以下简称“R21”)将成为第一套3GPP 6G技术规范,预计将于2028年底完成。

目前,全球移动通信网络的标准版本已经演进至R18,这是第一个5G Advanced标准规范。根据3GPP规划,R18、R19和R20会是迈向6G标准的过渡版本。其中,R20将收集有关6G和6G架构的初步想法,R21将成为首个6G标准规范,预计将于2030年冻结。

中国在全球6G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截止目前,我国在6G超大规模天线阵列、太赫兹通信、通感一体、内生AI通信、确定性网络、星地一体化网络等关键技术方面均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在全球6G技术大会上,中国展示了多项6G技术成果,并呼吁在持续加强前沿技术研究的同时,继续深化6G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6G形成全球统一标准。

6G面临哪些挑战?

6G标准时间表的出炉,意味着6G即将照进现实,但在演进过程中仍将面临诸多挑战。

6G标准的分裂是首要潜在风险之一。虽然全球5G统一了标准,3GPP也官宣了6G标准的推进路线图,但由于6G技术涉及多个领域和多个国家的利益,各国在技术标准制定上存在着明显的分歧。6G技术标准的分裂风险,给全球范围内的6G技术研发和商用将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因此,业界人士呼吁6G发展需要全球统一的标准,有助于避免技术标准碎片化,确保全球互操作性。

3GPP主席之一Puneet Jain在大会期间强调,走向6G的历程并不仅仅是一个科技和技术上需要努力去实现的目标,也是一个由全球6G标准驱动的合作性目标。“一个统一的全球6G标准需要所有人的参与和贡献。”他表示。

“统一的国际标准是全球化时代需要互联互通市场所决定的,也是技术内生的需求、产业生态的发展以及各方利益诉求所共同决定的。”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CCSA)理事长闻库在会上表示,6G发展需要一个全球合作、共同接受的标准来驱动。

中国移动首席科学家、副总工程师王晓云表示,避免技术和标准的分化,坚持推动形成全球统一6G国际标准,构建开放共享的健康产业生态,仍然是全球产业共同努力的目标。

技术挑战也是6G发展不可回避的问题。6G技术需要在网络速度、延迟、连接密度、频谱效率等方面实现质的飞跃,以满足未来社会对于超高速、低延迟、大规模连接的需求。然而,实现这些目标需要突破一系列技术瓶颈,包括新型天线技术、高频频谱利用、网络架构创新等。这些技术难题的解决需要全球范围内的科研力量共同攻关,而目前各国在技术研发上的进展并不均衡,这无疑增加了6G技术发展的难度。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认为,在技术层面,6G应用会扩展到手机直连卫星、低空无人机等应用场景,这些在5G时代是不具备的;6G需要引入毫米波、太赫兹等更高频段,也存在技术挑战。在应用层面,由于业界低估了企业个性化需求的挑战和工业内网标准碎片化的门槛,使得运营商在5G上收获的红利不及预期。因此,推进部署6G,需要更加多元化、个性化,满足不同应用场景对终端、网速、频谱、智能、安全、时延的差异化偏好。

中国电信首席科学家毕奇表示,6G的潜力发展方向中,AI是面向软件的技术,更适合应用领域,短期市场主要面向互联网巨头,运营商与AI的整合之路尚不明朗,收入潜力也不明确,因此道阻且长。

“随着网络规模的快速扩展以及业务需求的动态变化,网络可能越来越复杂。为了避免网络复杂叠加,6G 网络需要在设计时就采用智慧内生、高效简洁的轻量化网络体系架构,基于内生智能,按需编排网络功能和资源,实现网络复杂性的降低。”中信科移动首席科学家王映民博士说。

6G将带来哪些新场景?

6G作为下一代通信技术,不仅将大幅提升数据传输速度和降低延迟,还将引领一系列全新应用。在全球6G技术大会上,多项6G技术成果亮相,如通信与AI融合、无线通感融合、空天地一体化等,都已得到了积极的研究和应用。

毕奇认为,6G的应用黑马可能会出现在三个方向。第一个方向是终端方面的突破。如果包括Vision Pro(头显设备)在内的XR终端能在技术上有所突破,在游戏的基础上能为大众所接受,6G将会有显著的进展。第二个方向是AI,除了在云端服务方面,如果能在智能终端上进一步发掘,对6G的发展也会有推波助澜的效果。第三个方向,则是在感知方面有所突破。

中国联通大数据首席科学家范济安表示,与5G相比,6G在速率、时延、可靠性等方面将会有数量级的提升。6G如能做到1毫秒时延、6个9的可靠性,通感融合和高精度感知等功能,以及对于“低空经济”的有力支持,将会极大提升移动通信在工业制造领域的应用场景。如果再叠加生成式AI、边缘计算等能力,人类社会将会出现“工业云宇宙”。

达闼机器人公司董事长兼CEO黄晓庆认为,一个接近人类大脑水平的计算机必须放在云端,然后通过移动通信网络连接到机器人本体,这与具备空天地一体化覆盖,超大容量、超高带宽、超低确定性时延的6G网络天然契合。

“一些6G的研究成果不必等到2030年,现在就有用武之地。”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在会上表示,去年发展迅速的卫星互联网及手机直连的应用,给6G的天地一体化提供了大众用户接受的市场前景,但6G还要避免“叫好不叫座”的局面,仍然是任重而道远。今年是5G-A的元年,借5G-A来探讨6G的新应用场景,也能够为6G早期研究成果提供落地的机会。

编 辑:高靖宇

声明:刊载本文目的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本文章转载“飞象网”网站(http://www.cctime.com/)中《6G露出“尖尖角”挑战与应用在哪里?》的行业信息。网址“http://www.cctime.com/html/2024-4-22/1680933.htm”如网站内容涉及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联系电话为:020-82072838,邮箱为:lxh@visint.com.cn,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华亿体育,华亿(中国)公司,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